單價: | 5000.00元/件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河南 南陽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5-03-26 10:14 |
最后更新: | 2025-03-26 10:14 |
瀏覽次數: | 13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有些企業環保管理人員由于不熟悉環保法規政策,特別是在改建、擴建項目上出現違規情況,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甚至是行政處罰。我給大家梳理下“新改擴建”項目需要辦理的環保手續及前后順序。環保手續總體順序:項目初步設計完成后(不是詳細設計完成后),開始編制環評報告并報送環保局審批;項目建設過程中編制《環境應急預案》報環保局備案,向市級申領排污許可證,不能等建設完成后,很多企業在這里出問題,試生產才想起預案和排污許可證,導致出現試生產期間無排污許可證,這是嚴重違規,是要被行政處罰的。隨項目建設完成,應該完成《環境應急預案》的備案,應該拿到排污許可證,這時候可以調試環保設備了,也就是可以合規試生產了。后,試生產3-12個月應開展環保自主驗收。以下為各階段具體工作內容:?01?項目初步設計時間階段:項目開工建設前核心任務: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基礎上,完成環保設施和工藝的技術方案設計,明確污染治理工藝、設備選型及布局。法規依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要求建設項目需配套相應的環保設施,應與主體工程“設計”。工作成果:環保專篇、污染防治技術方案。02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間階段:項目開工建設前,很多企業開工后才辦理,存在違規問題。核心工作任務:提前產看環評分類管理目錄,要編制環評報告書、報告表或登記表,并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審批或備案,取得核發環評批復文件。法規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五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依法經審批部門審查或者審查后未予批準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關鍵節點:環評批復是后續排污許可、施工許可的必備條件。03環境應急預案時間階段:環評獲批后、項目投產前,一定要提前辦理,很多企業試生產才想起辦理。核心任務:根據項目環境風險特征情況,編制環保應急預案,明確突發環境事件應對措施;并向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備案,取得備案回執表。法規依據:《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七條:“ 建設單位制定的環境應急預案或者修訂的企業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在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按照本辦法第十五條的要求,向建設項目所在地受理部門備案。”操作要點:應急預案需與環評中環境風險評價相互銜接。
04排污許可證時間階段:環評獲批后、環保設施調試前,一定要提前辦理,很多企業試生產才想起辦理。核心任務:依據環評批復及技術規范,向市局提交排污許可申請材料;生態環境部門核發排污許可證,明確污染物種類、濃度、總量及管理要求。法規依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規定,排污單位如果存在無證或未按證排污情形的,均要受到依法查處。特別說明:調試階段排污,需持證排污。
05環保設施調試時間階段:項目建設完成后、正式投產前。核心任務:對環保設施進行單調試,驗證處理效率,監測污染物排放濃度和總量,確保符合許可證要求。法規依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第六條:“建設單位應當確保調試期間污染物排放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排污許可等相關管理規定。”06環保設施自主驗收時間階段:調試完成后、正式投產前,試運行3-12個月,相對靈活,不要拖太久。核心任務:企業組織環保專家成立驗收組,核實環保設施運行效果及合規性;編制驗收報告并公示,報生態環境部門備案。驗收重點:污染物達標排放、環評及批復具體要求得到落實;排污許可證執行情況;環境應急預案完備性。注意事項:驗收期限3-12個月。法規依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規定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或使用。07需要關注的幾個點企業要注意環評是項目建設的前置條件,環評是項目合法化的起點,其直接影響排污許可證的核發條件。試生產前一定要拿到排污許證,試生產也要排污許可證,無證不得排污,很容易疏忽。拿到環評批復就可以開展應急預案編制工作了,在試生產前拿到,確保風險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