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tr: | 專注反傾銷產品出口 |
東南亞轉口貿: | 操作換柜、清關 |
辦理產地證: | 第三國產地證辦理 |
單價: | 2888.00元/件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廣東 深圳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5-03-25 04:04 |
最后更新: | 2025-03-25 04:04 |
瀏覽次數: | 19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2025年3月21日,上海)—— 當前,中國玻璃制品在全球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巴西、印度、加拿大等國家相繼對中國玻璃產品(尤其是汽車擋風玻璃、平板玻璃和玻璃鏡類)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稅率高達125%乃至更高。這一系列貿易壁壘,使中國玻璃出口企業的市場空間被大幅壓縮,海外訂單持續下滑,行業面臨嚴峻生存考驗。
在此背景下,通過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開展合規轉口貿易,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玻璃出口商應對國際反傾銷壁壘的核心策略,有效規避高額稅負,重拾市場競爭力。
全球反傾銷圍堵加劇,中國玻璃出口遭遇多重打擊
以下是當前主要貿易市場對中國玻璃產品實施的關鍵限制措施:
國家/地區 涉及產品類別 反傾銷/反補貼稅率 執行情況
巴西 汽車玻璃 每噸475.15~2761.35美元418 實施中
美國 汽車擋風玻璃、玻璃容器 3.71%~124.50%1016 部分調查中
印度 無框玻璃鏡(海關編碼70099100) 234美元/噸(五年)27 已執行
加拿大 汽車擋風玻璃 視市場經濟地位調整稅率16 歷史調查
高達三位數的反傾銷稅率,意味著每出口1噸玻璃,企業需多承擔幾百甚至上千美元的成本。在國際訂單價格競爭激烈的背景下,這種成本上升幾乎將中國企業直接排除在主流市場之外。
合規突圍:馬來西亞轉口貿易成為解法
面對持續收緊的全球貿易監管環境,中國玻璃出口企業必須尋求合規、可持續、成本可控的解決路徑。馬來西亞轉口貿易模式憑借其自由貿易區政策優勢、物流便利和原產地操作空間,已成為出口企業普遍采用的突破口。
轉口貿易核心流程
一步:貨物從中國出口至馬來西亞自由貿易區(如巴生港FTZ)
利用保稅區免稅制度,貨物在不正式進口馬來西亞的前提下,進行中轉處理。
第二步:在自由貿易區完成換柜、貼標及原產地證(CO)申請
更換集裝箱,避免運輸路徑直接關聯中國;
更新包裝和標簽,符合馬來西亞出口要求;
申請馬來西亞原產地證,使產品具備“非中國原產”身份36。
第三步:以馬來西亞制造身份出口至目標國家
重新出口至美國、巴西、印度、加拿大等市場;
避免適用針對“中國制造”的反傾銷稅或反補貼措施113。
效果顯著:出口成本大幅下降,市場重新打開
舉例說明,以出口1噸汽車擋風玻璃至美國為例,若產品FOB價格為1000美元:
直接出口(被征反傾銷稅):需支付124.5%反傾銷稅,即1245美元/噸,實際售價接近翻倍,完全失去價格優勢;
轉口出口:通過馬來西亞轉口,僅需承擔80~100美元/噸的物流與操作成本,規避反傾銷稅,出口成本降低超80%618。
真實案例:山東某玻璃制造企業成功逆轉局勢
該企業為國內大型玻璃加工制造商,年出口額超過3000萬美元,主攻北美與南美市場。2024年起,由于巴西與美國陸續加征反傾銷稅,訂單量驟減50%以上。
2025年初,公司轉向馬來西亞轉口出口策略:
貨物經巴生港保稅區換柜、重貼標簽,并取得馬來西亞原產地證;
成功將產品出口至美國與巴西,完全規避原產地導致的高額反傾銷稅;
三個月內訂單恢復至同期90%,客戶滿意度和合作穩定性大幅提升614。
轉口趨勢將成主流,出口企業應盡早布局
隨著貿易摩擦加劇和政策監管趨嚴(如巴西近期將反傾銷稅適用范圍擴大至轉口貿易6),未來中國制造的玻璃產品將面臨更復雜的出口環境。無論是美加主導的安全審查政策,還是南美新興市場的價格監控機制,都可能對“原產地”做出更嚴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