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MAT ASIA是有幸與中國物流裝備行業相伴成長起來的一個展覽會,自2000年首次亮相神州,已經度過20多個春秋。2023年,CeMAT ASIA預計將成為總展覽規模將超80,000平方米,匯集超700家國內外一線品牌企業的亞洲地區物流裝備行業旗艦展,雖規模與20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初心依舊未改。如今物流行業東風依舊,我們也將再度啟航,攜手志同道合的伙伴們繼續破浪前行!
CeMAT ASIA品牌活動——創新沙龍、2023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智能制造大賽總決賽以及創新沙龍供應鏈主題拓展區也將坐落于此。CeMAT ASIA 2023的新物流孵化館將會成為一個固定的舞臺,見證更多新技術、新企業、新想法、新觀點、新人才的破殼新生!
展會名稱: 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
日期:2024年11月5-8日
展覽日期 | 開放時間 |
2024年11月5-7日 | 09:00 - 17:00 |
2024年11月8日 | 09:00 - 14:00 |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浦東新區龍陽路2345號
展示內容: 物料搬運、自動化技術、運輸系統、物流的國際盛會
主辦單位
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創立于1998年,是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和意大利米蘭展覽公司在中國的子公司。
經過多年在中國市場的開拓與發展,已在中國市場上建立了包括亞洲國際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展覽會(PTC ASIA)、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CeMAT ASIA)、中國國際冶金工業展覽會、能源展、 上海工業自動化展(IAS)在內的工業品牌展覽會;每年組織眾多中國工業展商和觀眾參加德國漢諾威工業展(Hannover Messe)。
總部位于德國漢諾威市,成立與194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展覽組織結構之一,擁有世界最大的展覽場館-漢諾威展覽中心。
由其組織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工業展覽會。
并在中國、土耳其,俄羅斯,阿聯酋等國家及地區舉辦各類主題的工業展,構建其全球工業展覽網絡。
“當疫情來了,倉庫工人不讓進了,怎么辦?”物流機器人公司極智嘉Geek+ CTO李洪波在采訪中表示, 目前,從產業化的角度來講,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自主移動機器人)在倉儲、工廠等場景的應用已經度過了教育市場的階段,客戶對自動化的認知提高,“大規模應用落地的大門已經打開。”
誠然,疫情這樣的黑天鵝事件,是AMR行業的催化劑。但這是必然之中的偶然。從基本趨勢來看,多因素造就了這一行業在往爆發點推進:
近十年來,電商行業在我國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旺盛的快遞物流需求。
我國勞動人口數量下降、老齡化現象加速、工資上漲,土地成本提升。這樣的背景下,“機器換人”成為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倉儲物流效率的解決方案。
作為制造大國,汽車、電子、光伏、鋰電等行業的迅猛勢頭,也促使機器人廠商/服務商的動作縱深入更上游的生產制造環節。
在供給端,2012年,電商巨頭亞馬遜為了應對龐大的訂單量,斥資7.75億美元收購倉儲機器人公司Kiva,掀起了倉儲物流自動化的熱潮,國內也誕生了一批圍繞自動化設備和解決方案創業的廠商。
技術的進步,包括算法模型的突破、導航的實現,以及業務層面與企業客戶需求的融合,讓自動化機器人的商業落地成為可能。
2021物流展了解到,據Interact Analysis發布的移動機器人市場報告,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訂單延遲,全球行業年收入增長超過20%達到約24億美元。由于xinguan的影響導致的需求增加,預計2021年,行業收入增長速度會達到50%。到2024年,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過140億美元。
其中,AMR的發展明顯快于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自動導引運輸車)。兩者都可以實現自動化的物料搬運,但主要區別在于,AGV于使用物理基礎設施進行導航,適用場景少,而AMR可以通過傳感器感知周圍環境并做出相應決策,不限于固定路線,有更強的避障能力和適應性。
為了解移動機器人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以及頭部公司如何在其中尋找路徑?我們和Geek+創始人兼CEO鄭勇進行了一次專訪。
據極智嘉Geek+,其在全球的AMR銷售累計突破了20,000臺,這家成立于2015年的機器人公司從機器人揀選系統起家,深耕物流自動化場景,產品線覆蓋貨架到人揀選、貨箱到人揀選、協作揀選、分揀、搬運、智能叉車及托盤四向車等。
“機器人產品+解決方案”,連接制造端和客戶端,覆蓋倉儲物流和產線物流,讓這個碎片化和重人力的行業變得更聰明。在實際的應用落地磨合中,這套機器人系統自身也變得更加聰明。極智嘉Geek+服務包括耐克、沃爾瑪、豐田、西門子、迪卡儂等超300家全球大客戶。
“我們核心定位就是一家機器人公司,選擇從物流方向切入,去做商業化落地,真實的應用場景,也在幫助技術積累。”鄭勇告訴「資本偵探」。“物流機器人仍是新興行業,我們也在不斷探索,做越來越多的事情,不管是機器人場景,還是做倉庫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又或者做了供應鏈優化解決場景,都是為了能讓智能物流機器人更好地落地,讓價值和效果大化。”
相比服務機器人,倉儲物流機器人市場大而隱秘,也面臨更多難題。
各方玩家爭相入局,包括自動化創業公司如快倉、仙工智能、未來機器人等、傳統機器人制造商、重物流的電商巨頭等,讓技術和價格競爭進入白熱化。各家的不同定位也使產業鏈結構從簡單的“核心零部件制造商→機器人本體制造商→倉儲解決方案集成商→企業客戶”變得更加復雜。
技術在更新迭代,沒有場景的考驗,只是空中樓閣。部署一套自動化系統,企業客戶需要時間和資金成本,機器人方案的性價比和實用性是實現“1到N”規模化的必要前提。
“怎么可以快速敏捷響應客戶需求是我們的難點,有時候典型的技術型公司會傾聽客戶的聲音比較少,一直在給自己灌輸‘客戶導向’的意志。” 鄭勇在與「資本偵探」的采訪中說道。“我們還有一個難點,就是怎么去復制。客戶項目太多,怎么能夠做得完,項目實施變成了企業發展的瓶頸。一方面,我們加強用技術去讓系統有更靈活配置的能力,希望能更多發展合作伙伴,做專門的產業分工,構建生態,讓智慧物流的變革走得更快。”
“總體來說,我覺得大家(行業里的廠商和客戶)現在可能仍然有痛,愛會更多一些。”鄭勇說。
以上是2021物流展小編為您介紹的物流機器人知識,能參考一下,想了解更多的關于物流機器人知識,可以到展會現場咨詢。
★ 點此填寫CeMAT ASIA參展意向來獲取正式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