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起搏輸出: | *2.4.中頻載波疊加音頻波形作為輸出。 |
穴位刺激輸出: | 純音樂信號作為輸出 |
胃/腸起搏輸出: | *2.4.中頻載波疊加音頻波形作為輸出。 |
單價: | 5.00元/臺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直轄市 重慶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5-01-18 09:56 |
最后更新: | 2025-01-18 09:56 |
瀏覽次數: | 89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 快,人們的壓力不斷加大,精神因素在本病發病中的作 用已引起更廣泛的重視。精神因素通過抑制機體迷走 神經緊張,從而使胃壁緊張性增加,胃容受性受損,產生 胃部不適癥狀,內臟高敏性使傳入感覺被放大,加重軀 體癥狀。
1.專利技術:
該產品基于“體表胃腸起搏”的基本理論,采用**“音樂電”專利[1]技術模擬起搏信號,使刺激信號更接近人體自然規律,更易被胃腸所接受。通過對胃腸起搏點的刺激,糾正異常的胃電節律或抑制異位起搏點的電活動,從而驅動胃腸道有節律的蠕動可促進胃液與各種消化酶的分泌,緩解和消除胃腸功能紊亂癥狀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
體表胃腸起搏理論是由體內胃腸起搏演變而來。美國在90年代就已開展了體內胃腸起搏治療(類似心臟起搏術)并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效果。由于體內起搏需要通過手術將電極植入到胃部并長時間滯留體內,導致技術較復雜成本高受眾少不利于該技術的推廣。國內的歐陽守教授就將此療法進行了改進,提出了體表起搏的概念。其核心仍然是基于胃腸起搏點的電活動可被外加電流刺激所驅動這一特點。只是施加刺激電流的方式從體內植入電極變成了體表貼敷電極。治療方式從直接刺激胃腸起搏點變成了間接刺激,驅動作用有所減弱,但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其同樣可以修正紊亂的胃電活動,達到調節胃腸道功能的目的。由于該方式療效確切、操作簡單、易于實施、風險小成本低,故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發展。
2012年陸軍軍醫大學的陳東風和楊敏教授取得了數字化音樂電胃腸起搏技術的發明專利,將體表胃腸起搏療法的療效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眾所周知胃腸起搏療法的核心就是通過儀器模擬一個正常的胃電信號,用這個信號去刺激胃腸,讓胃腸跟隨該信號的節律運動,從而恢復正常的運動節律。該療法能否產生作用且療效是否顯著的關鍵條件有兩個:1.必須在起搏點上施加電刺激(電流必須流經起搏點),如刺激非起搏區域將無法驅使胃腸運動。2.信號越接近人體自然胃電信號,越容易驅動胃腸使其產生跟隨效應。對于體表胃腸起搏來說,為了滿足第一點就要求電極所貼位置必須為起搏點位于體表的投影區(位置固定),且刺激信號必須有一定穿透力,不能只刺激到皮膚和肌肉組織就完事了(普通中低頻電療儀通常只能刺激到神經肌肉組織);為了滿足第二點就要求刺激信號**是動態的、形態豐富的信號,這樣更容易擬合人體自身胃電信號,“騙”過胃腸,使其跟隨該信號運動。****,體表胃腸起搏療效的好壞完全由起搏信號決定。
本公司生產的胃腸起搏用體表電極是為配套本公司胃腸多功能治療儀實現其*優治療效果而特別研發、生產、注冊的特殊產品[2]。該電極作為信號傳輸的介質,將對治療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為實現信號的低衰減和低失真,公司展開了專項研發、測試和臨床研究。其成分與普通中低頻電極有本質區別,并且其接口也是特別定制的,是本公司胃腸多功能治療儀的專用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