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號: | WSZ |
產地: | 山東濰坊 |
安裝服務: | 上門安裝 |
單價: | 2300.00元/臺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山東 濰坊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4-03-05 21:57 |
最后更新: | 2024-03-05 21:57 |
瀏覽次數: | 101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小型洗車廠污水處理設備
一、厭氧濾池的啟動
厭氧濾池的啟動即完成反應器內污泥的增殖與馴化,通過形成生物膜和細胞聚集體
使污泥達到預定的濃度和活性,從而使反應器可在設計負荷下正常運行。通常可采用已有的污水處理廠的消化污泥作為接種污泥,污泥在投加前可與部分原水混合,在反應器仲停留3-5d,開始連續進水。開始時,COD負荷應低于1.0kg/(m3·d)。對于高濃度的廢水要進行適當的稀釋,并在啟動過程中逐漸減少稀釋倍數,增加負荷。當廢水中可生物降解的COD去除率達到80%左右時,即可按設計負荷連續運行了。
UASB系統的啟動
對于一個新建的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系統來說,啟動過程主要是用未經馴化的絮狀污泥(如污水處理廠的消化污泥)對其進行接種,使反應器達到設計負荷并實現有機物的去除效果,通常這一過程伴隨著顆?;耐瓿?,也稱為污泥的顆粒化。由于厭氧微生物,特別是甲烷菌增殖很慢,厭氧反應器的啟動需要很長時間。一旦啟動完成,在停止運行后的啟動可以迅速完成。
當沒有現成的厭氧污泥和顆粒污泥時,采用多的是城市污水廠的消化污泥。除了消化污泥之外,可用作接種的污泥和沉淀物或富微生物的河泥也可以培養出顆粒污泥。污泥VSS的接種濃度至少不低于10kg/m3反應器容積。接種污泥的填充量應不超過反應器容積的60%。
當用非顆粒污泥接種時,為了培養顆粒污泥或沉降性能好的污泥,都存在一個將絮狀污泥和分散的細小污泥由反應器“洗出”的階段,這是反應器完成顆?;南葲Q條件。這一階段是一個緩慢和微生物逐步進化的過程,控制的關鍵要素之一是水力停留時間或上升流速。一般升流速度未0.4-1.0m/h,如果有必要可以采用出水的回流。出水沖走的污泥沒有必要回流到反應器。
二、污水處理工藝:
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污水處理工藝。目前主流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是:AO(接觸氧化法)、MBR(生物膜法)、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CASS(周期循環活性污泥法)。其中AO法和MBR法為常見。AO法能達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一級B標準,和醫療行業直接排放標準。MBR法可以達到城鎮污水排放一級A標準,其處理效果特別好,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當然MBR法處理成本也相應較高。
三、調節處理的類型
調節處理一般按其主要調節功能分為水量調節和水質調節兩類。
1、水量調節
水量調節比較簡單,一般只需設置一簡單的水池,保持必要的調節池容積并使出水均勻即可。
污水處理中單純的水量調節有兩種方式:一種為線內調節,進水一般采用重力流,出水用泵提升,池中高水位不高于進水管的設計水位,低水位為死水位,有效水深一般為2~3m。另一種為線外調節,調節池設在旁路上,當污水流量過高時,多余污水用泵打入調節池,當流量低于設計流量時,再從調節池回流至集水井,并送去后續處理。
線外調節與線內調節相比,其調節池不受進水管高度限制,施工和排泥較方便,但被調節水量需要兩次提升,消耗動力大。一般都設計成線內調節。
2、水質調節
水質調節的任務是對不間或不同來源的污水進行混合,使流出的水質比較均勻,以避免后續處理設施承受過大的沖擊負荷。水質調節的基本方法有兩類。
1)外加動力調節
外加動力就是在調節池內,采用外加葉輪攪拌、鼓風空氣攪拌、水泵循環等設備對水質進行強制調節,它的設備比較簡單,運行效果好,但運行費用高。
2)差流方式調節
采用差流方式進行強制調節,使不間和不同濃度的污水進行水質自身水力混合,這種方式基本上沒有運行費用,但設備較復雜。
(1) 對角線調節池
對角線調節池是常用的差流方式調節池的類型很多。對角線調節池的特點是出水槽沿對角線方向設置,污水由左右兩側進入池內,經不同的時間流到出水槽,從而使先后過來的、不同濃度的廢水混合,達到自動調節均和的目的。
為了防止污水在池內短路,可以在池內設置若干縱向隔板。污水中的懸浮物會在池內沉淀,對于小型調節池,可考慮設置沉渣斗,通過排渣管定期將污泥排出池外;如果調節池的容積很大,需要設置的沉渣斗過多,這樣管理太麻煩,可考慮將調節池做成平底,用壓縮空氣攪拌,以防止沉淀,空氣用量為1.5~3m3/(m2·h) 調節池的有效水深采取1.5~2m, 縱向隔板間距為1~1.5m 。
如果調節池采用堰頂溢流出水,則這種形式的調節池只能調節水質的變化,而不能調節水量和水量的波動。如果后續處理構筑物要求處理水量比較均勻和嚴格,可把對角線出水槽放在靠近池底處開孔,在調節池外設水泵吸水井,通過水泵把調節池出水抽送到后續處理構筑物中,水泵出水量可認為是穩定的?;蛘呤钩鏊勰茉谡{節池內隨水位上下自由波動,以便貯存盈余水量,補充水量短缺。
(2)同心圓調節池
在池內設置許多折流隔墻,控制污水1/3~1/4流量從調節池的起端流入,在池內來回折流,延遲時間,充分混合、均衡;剩余的流量通過設在調節池上的配水槽的各投配口等量地投入池內前后各個位置。從而使先后過來的、不同濃度的廢水混合,達到自動調節均和的目的。
利用部分水回流方式、沉淀池沿程進水方式,也可實現水質均和調節。
在實際生產中,可結合具體情況選擇一種合適的調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