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注意事項:1:變形縫的縫隙應先清楚不平整的浮漿。并檢查縫寬是否符合要求,在進行下一通道工序的施工。2:卷材*袋厚度應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其厚度宜為1.2-1.5mm單層 陰陽角處應做成園弧或者45°(135°)折角。其尺寸視卷水材品質確定。在轉角,陰陽角等特殊部位曾貼1-2層相同卷材。寬度不宜小于500mm。粘貼各類卷材必須采用相容的膠粘劑。
墻體變形縫設置要求:一般不*過40米需設置,一般30米設置一道10-30mm鏤空的伸縮縫(做法,*種設兩根柱,中間空隙30,*二種,隔條子,中間空隙20);2、高低跨交界部位的圍墻,要設置沉降縫;3、地質基礎不一樣的地方,要設置沉降縫。 2.1.1 伸縮縫設置
(1)設置伸縮縫的作用
伸縮縫又稱溫度縫,建筑物設置伸縮逢后,可以部分釋放建筑結構由于溫度變化和混凝土干縮變形等引起的結構內力,降低產生裂縫的機率。
(2)伸縮縫的間距要求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以下簡稱《混凝土規范》)明確規定:在未采取措施的情況下,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伸縮縫的較大間距為55m、檐溝為25m。
實際工程中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進行了合理施工,伸縮縫的間距已遠遠*過了規范的允許限值。
(3)增大伸縮縫間距采取的常用措施 減少溫度應力、減少混凝土澆筑成型過程中的干縮應力、增加結構自身抗力是增大伸縮縫間距所采取的較常用措施。
① 在溫度變化較大的部位(如*層、底層等)增大配筋率,如對于板,配置雙層雙向拉通鋼筋網;對于梁,增加縱向拉通鋼筋的配置量;
② 對直接外露的構件(如屋面、露臺等),采取有效的保溫隔熱措施;
③ 在房屋頂層設置溫度縫,減少結構的溫度區間長度;
④ 上部結構設置后澆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