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 | 1.00元/平方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廣東 深圳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2-20 00:25 |
最后更新: | 2023-12-20 00:25 |
瀏覽次數: | 124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一、廠房樓面荷載承載力檢測鑒定——內容和方法
1. 對該建筑軸線尺寸和層高進行校核;
2. 采用鉆芯法檢測框架柱、框架梁板的混凝土強度。
3. 采用鋼筋探測儀檢測框架柱、框架梁板的鋼筋配置情況(框架梁、框架柱主筋 直徑、數量和樓板底筋直徑、間距)和鋼筋保護層厚度,適量選取框架梁、框架柱、樓板鑿槽驗證鋼筋直徑。
4. 檢測混凝土構件的碳化深度。
5. 檢測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
6. 采用鋼卷尺檢測框架柱、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及樓板的厚度。
7. 檢測框架柱、框架梁板鋼筋外露銹蝕情況,采用游標卡尺檢測鋼筋銹蝕后的有效直徑。
8. 檢測建筑物的外觀質量、現狀和使用情況。
9. 查看結構布置是否合理、構件傳力是否直接等。
10. 檢測建筑物的梁、板、柱等構件是否有裂縫,裂縫是否已造成對結構的危害等。
11. 檢測圍護結構變形、裂縫、滲漏情況。
12. 檢測建筑物是否有傾斜,檢測基礎是否有不均勻下沉。
13. 根據檢測結果,結合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開發的多高層建筑結構分析程序PKPM系列軟件對建筑結構安全性進行驗算分析,確定該建筑主體結構前的安全狀況,對建筑的后續使用提出基于結構安全考慮的相關建議。
14. 對建筑的日常使用、日常維護及定期檢查觀測提出建議。
二、廠房樓面荷載承載力檢測鑒定——混凝土強度檢測芯樣的鉆取:
2.1采用鉆芯法檢測結構混凝土強度前,宜具備下列資料:
1工程名稱(或代號)及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名稱;
2結構或構件種類、外形尺寸及數量;
3設計采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
4檢測齡期,原材料(水泥品種、粗骨料粒徑等)和抗壓強度試驗報告。
5結構或構件質量狀況和施工中存在問題的記錄;
6有關的結構設計圖和施工圖等。
2.2芯樣應有結構或構件的下列部位鉆取;
1結構或構件受力較小的部位;
2混凝土強度質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3便于鉆芯機安放與操作的部位;
4避開主筋、預埋件和管線的位置。
2.3鉆芯機就位并安放平穩后,應將鉆芯機固定,固定的方法應根據鉆芯機構造和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確定。
2.4鉆芯機在末安裝鉆頭之前,應先通電檢查主軸旋轉方向(三相電動機)。
2.5鉆芯時用于冷卻鉆頭和排除混凝土碎屑的冷卻水的流量,宜為3~5L/min.
2.6鉆取芯樣時應控制進鉆的速度。
2.7芯樣應進行標記。當所取芯樣高度和質量不能滿足要求時,則應重新鉆取芯樣。
2.8芯樣應采取保護措施,避免在運輸和貯存中損壞。
2.9鉆芯后留下的孔洞應及時進行修補。
2.10在鉆芯工作完畢后,應對鉆芯機和芯樣加工設備進行維修保養。
2.11鉆芯操作應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的規定,并應遵守鉆芯現場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
三、廠房樓面荷載承載力檢測鑒定——結構鑒定技術要求
2.1在結構布置分析中,應**對結構體系、平面布置、傳力路徑、連接方式、支撐布置、構造措施等進行檢查和評價。
2.2在結構構件裂縫分析中,應根據裂縫位置、形態和其它檢測結果判斷該裂縫是否屬于受力裂縫。對受力裂縫應通過承載力驗算證明,對非受力裂縫應區分沉降、收縮、施工、溫度、耐久性等并分析產生原因。
2.3結構復核時,應明確驗算所采用的規范、計算軟件及版本、抗震設防烈度、抗震等級、場地類別、基本風壓、地面粗糙度、材料強度等參數。
2.4結構復核時所依據的設計規范應根據鑒定目的和鑒定類型確定。對涉及改造、使用功能改變的應按現行規范執行,結構安全性鑒定宜采用建造時期處在有效期內相應的設計規范但不**89系列規范。
2.5結構復核時,普通民用建筑樓面的附加恒載應不**1.5KN/m2,屋面的附加恒載應不**3.0KN/m2,如有數據的可按實際取值。廠房活荷載取值除設計文件明確說明外應不**3.5KN/m2。樓梯恒載取值應根據截面尺寸計算確定。
2.6結構復核時混凝土強度應根據檢測結果按照構件的類別、批次進行取值。
2.6.1在條件許可情況下,可考慮對相鄰若干樓層同設計標號、同類型構件混凝土強度進行合并后的批量評定。
2.6.2對混凝土強度離散的,應先依據規范進行異常值剔除再作區間評定。如不能進行區間評定可通過試算確定滿足承載力要求的混凝土限值,根據混凝土實測值和限值的比較結果確定應加固構件及是否需進行普查(GB/T 表3.3.14)。
2.6.3當構件混凝土強度**13.0MPa時,鋼筋截面面積在驗算時需考慮折減10%。
2.7框架柱、梁箍筋和樓板縱向鋼筋驗算時應考慮構造要求(較小配筋率)控制還是承載力控制,在構件評級時注意區分。
2.8對不均勻沉降的判斷應綜合考慮*點側向位移量,構件裂縫分布、形態、走向,裂縫指向與結構變形方向的吻合程度、地面變形等。
2.9災害事故鑒定應考慮受損構件在強度、截面尺寸、鋼筋截面面積等方面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