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踏信冷鏈: | 時效快 |
冷鏈運輸: | 服務好 |
東莞.深圳 佛山: | 質量有保證 |
單價: | 420.00元/噸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廣東 東莞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2-15 07:10 |
最后更新: | 2023-12-15 07:10 |
瀏覽次數: | 72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廣東踏信冷鏈物流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多年來與眾多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的長期合作,使踏信物流公司的每一位員工均能獨擋一面,經過與各公司多年來的合作,踏信物流對產品運送的經驗更為豐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踏信物流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好文4615字 | 7分鐘閱讀
作者:櫟凡,《商業評論》編輯
2020年年底,武漢市東西湖區盈石物流園武漢盒馬B2C(企業到消費者)冷凍倉內,隨著湖北省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將首張鄂冷鏈追溯碼貼在泰國活凍黑虎蝦外包裝上,鄂冷鏈正式落地。不久,這些帶著“電子身份證”的生鮮食品被擺上了盒馬鮮生鴻達中央廣場店的貨架,很快銷售一空。
消費者陳女士打開手機支付寶,對著二維碼一掃,產品的名稱、產地、生產商、經銷商信息馬上顯示在手機屏幕上。再往下看,食品進關通關單證、核酸檢測報告、消毒證明悉數在列。從生產到流通,各個環節接觸的人和物信息都可以追溯,甚至連接觸的時間點也**到分秒。
“放心。”陳女士高興地往籃子里裝了兩盒黑虎蝦,“家里人喜歡吃進口蝦,以前基本每周都會來采購。疫情以后,買得就少了。前不久,三文魚、車厘子都被曝出包裝上有****,真的不敢買。”如今,她的擔心可以放下了。
據武漢盒馬B2C冷凍倉負責人鐘文華介紹,店里每一件進口生鮮商品必須有鄂冷鏈二維碼才能出庫上架,消費者可以掃碼了解進口冷鏈產品的全鏈條信息,放心選購。
一物一碼確保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為民生福祉提供可靠保障。隨著鄂冷鏈的正式上線及鋪開,湖北省實現了產品冷鏈環節的全程可追溯。據螞蟻鏈相關人士介紹,到目前,鄂冷鏈的賦碼量已經接近250萬,基本覆蓋了全省。
除了看到全鏈條的信息外,消費者還能在掃碼后進行登記申訴。一旦發現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只要在掃碼頁面上進行信息填報,內容就會直接回傳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哪里出產的什么產品,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賣給了誰,這些信息一目了然。一旦出現問題,都能第一時間看到。”對于鄂冷鏈的上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科技與信息化處處長申軍滿是欣喜。
圖片
1
用數字化改變傳統模式
更讓申軍感到高興的是,鄂冷鏈用數字化的手段,改變了傳統的冷鏈監管模式,大大提升了監管效率。
他坦言,在鄂冷鏈上線以前,冷鏈運輸的監管面臨著諸多難題。“在原來執行的冷鏈企業備案條例下,由進貨商通過后臺系統向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報備。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未備案或者虛假備案的冷鏈經營主體在從事冷鏈物流業務。在報備的過程中,由于是人工操作,也會出現漏報,甚至瞞報的情況。”
在數據標準化上,由于各個環節缺乏有效溝通協調,導致不同標準之間存在重合及不統一等問題。各地出臺的標準多帶有地方特色,質量差異頗大。另一方面,由于冷鏈流轉鏈條上各方顧及自身利益,還存在著機構為保護自身而篡改追溯數據的可能性。
申軍舉例說,以前進口冷鏈食品的各個冷鏈環節都有企業和監管部門把關,但其實也存在不可控的情況。比如,運輸過程中換了司機,甚至是換了車、冷凍柜,這些都不能第一時間采集到信息。一旦出了問題,追蹤起來非常麻煩,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數據不能共享、可能出現錯誤、全程依賴人工??擺在監管部門面前的,是一道道難題。
此前,包括湖北在內的多個省份先后報告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等核酸檢測陽性的消息,更是引發了公眾對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的強烈關注。“從****的角度,也亟需數字化手段來協助對進口冷鏈食品在湖北省區域內流轉的全鏈路可信追溯。”申軍說道。
在這樣的背景下,與螞蟻鏈的合作看起來水到渠成。憑借著在行業內精耕多年的技術優勢,僅僅花了一周的時間,鄂冷鏈就找到了從源頭到終端的鏈條通路。
從匹配上二維碼的那一刻起,產品的信息就跟著產品一起進行流轉。如果出現信息不完整,很容易就能發現。如果信息出現報錯,二維碼就會失效,需要重新登記。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很容易就被追查到,企業也會加強自糾,盡可能避免漏報、錯報。
每個環節、所有數據,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鏈條,且都是公開透明的。鄂冷鏈可以準確定位哪個時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第一時間就能找到。鄂冷鏈還和湖北健康碼實現了對接,冷鏈運輸車輛的駕駛員、裝卸人員都需要刷臉錄入信息,一旦出現異常可以迅速定位接觸過問題食品的人員,實現人物同防。
2
鄂冷鏈究竟是什么?
終端只是一個小小的二維碼,背后卻是極為復雜的技術。鄂冷鏈的核心就是***。
事實上,鄂冷鏈是基于螞蟻***技術研發的冷鏈食品追溯系統。“首站賦碼,一碼到底,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這短短的16個字,要通過一平臺、三個端來精準實現。
所謂一平臺,就是指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系統平臺。這個平臺匯集了冷鏈全過程的追溯數據。每一份來到湖北的進口冷鏈食品都擁有一個***身份證,它們從哪里來、途經什么地方、和哪些人接觸,都會被記錄到鄂冷鏈平臺上。簡單說,這其實就是個***平臺,通過接口與冷鏈溯源業務系統打通,保證全流程溯源信息不可篡改,并可追溯。
所謂三端,包括了監管端、企業端、公眾端。
監管端面向市場監管、衛健、交通、海關等不同監管部門人員,提供主體管理、追溯倒查、綜合分析、移動應用、可視化分析展示等應用功能,可以對進口冷鏈食品涉及主體、車輛、冷庫、商品、相關人員快速定位、問題預警。
企業端面向經營主體用戶,包括移動端和企業后臺應用,提供賦碼、出入庫管理、批量出入庫、商品包裝拆分管理、溯源碼管理等應用功能,實現進口冷鏈食品經營主體自主管理追溯。企業在生產、運輸、倉儲等各個環節都能通過PC端或小程序,便捷進行冷鏈食品的賦碼、掃碼出入庫、溯源碼管理。
公眾端面向廣大消費者。通過掃溯源碼,消費者可以看到進口冷鏈食品進入湖北后全鏈條信息,確保來源可靠、檢疫合格、食用放心。
螞蟻鏈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消費者看到的這個二維碼,其實從產品進關時就有了。“這就是我們說的首站賦碼。進口冷鏈食品到達湖北前,其食品核酸檢測證明、海關檢驗檢疫證明、消殺證明等安全信息,已被錄入鄂冷鏈平臺賦碼,之后這個二維碼就像一張身份證,會跟著產品一起走。運輸各個環節中,貨、庫、車、人全環節,都可以通過掃碼進行數據更新。”
在他看來,鄂冷鏈正是通過***技術實現了“一碼連通、一鏈存證、一體監管”。
在企業端,利用PC或者支付寶小程序掃碼出入庫,將溯源碼和產品信息、流通信息進行關聯。在消費者端,利用支付寶移動端掃溯源碼,查看所購買冷鏈食品信息及流通信息。在監管端,利用監管大屏或掌上執法儀掃溯源碼,查看企業信息、食品信息及流通信息。所有數據通過一個二維碼,實現聯通。
***技術*大的特點就是分割各個環節,互相制約,且不可篡改。進口冷鏈食品從首站入庫到運輸,再到*后銷售,所有記錄在***上的信息都是唯一的。而這些被分成數個區塊的數據,又*終匯總到鄂冷鏈平臺上。
監管后臺可以通過匯集采集端數據以及海關數據,對日常冷鏈商品進行數據匯集分析,通過溯源碼對商品流向記錄進行精準查詢。利用省、市、區縣多級聯動,不同層級監管部門可對各自所轄監管對象以及下級單位查詢管控,真正實現了一體化監管。
3
如何保證源頭可信?
一袋進口帶魚,從泰國的工廠出庫,工廠就會在平臺上錄入相關的產品名稱、批次信息。產品報關進關后,通過和現有的海關系統關聯打通,所有的檢測證明都會同步進入系統。
運輸過程中,每一個冷柜都裝有內置智能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控溫度。車廂如果被打開,就會觸發采集設備做出感應,把信息傳輸到平臺中,并且車內也有攝像頭,所有這些智能裝置都不會因司機換人而被改變。
據介紹,一盒冷鏈食品從生產加工到*終擺上貨架,至少需要7個環節。運單生成、完成派車、裝車入柜、到達卸貨、分裝入庫??每一個環節就是一個區塊。“有些環節上已經有了現成的數據采集設備,我們只需要打通關聯。有些環節上,則需要添置一些相應的物聯網傳感器,形成一個完整閉環,不漏下一個死角。”
物聯網設備采集信息不僅快,準。但在整個冷鏈鏈條上,總有一些需要人工錄入的數據。如果人工操作出錯了怎么辦?對于這個問題,螞蟻鏈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錄入的時候會有提示,關鍵信息一旦輸錯,系統不會自動跳轉,而是會彈出界面,讓我確認。”一位冷鏈運輸企業的工作人員說。有一次,他在錄入產品的儲存冷柜溫度時,多輸了一個“0”,系統立馬做出了提醒。
事實上,在螞蟻鏈的整個鏈條上,各個數據被區隔成了不同的區塊,彼此之間有著關聯。系統會自動甄別信息之間的矛盾,做出提示。
***就像是打造了一個分布式的賬本,它不由一個人說了算,而是讓所有環節上的人都參與進來,分別記賬。他們記錄的這些***信息,通過***平臺被分別存儲在不同的區域。每個環節上的人,可以看到別人的記賬情況,但只能看,不能改。
這些數據又通過***相連在一起。當信息與信息之間產生矛盾,系統就會通過自己聰明的“大腦”,提示錄入人修改或者更正相應的信息。而如果真的出了問題,就能第一時間檢查出來,凍結二維碼。
如今,在湖北的每一款進口冷鏈食品,包裝上都有一個****的二維碼,真正實現了“一物一碼”。螞蟻鏈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疫情時代,一塊進口豬肉凍了多長時間,怎么凍的,消費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確保了市民餐桌上的進口食品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