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煜博 |
原理: | CO2 |
溫度: | -78℃ |
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全國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2-15 04:51 |
最后更新: | 2023-12-15 04:51 |
瀏覽次數: | 97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低溫沖擊鎮痛治療儀-4L雙罐便攜式低溫鎮痛儀
骨折后損傷部位出現腫脹疼痛,有的人還發現腫脹的地方起了水泡,越長越大,明明是骨折,為什么會起水泡呢?
局部皮膚上出現的水泡叫張力性水泡,在骨科病房較常見。張力性水泡的產生原理主要是因為骨折部位除了骨頭有嚴重損傷外,周圍的骨膜、肌肉、皮膚等軟組織也有不同程度的挫傷。軟組織挫傷后會產生大量的出血和滲出液,造成局部明顯的腫脹,很多患者骨折腫脹部位的皮膚被撐開呈現無褶皺、發亮狀態,這種腫脹在損傷后的3-4天達到高峰。由于腫脹的太厲害,軟組織里充滿了大量的瘀血、組織滲液和水腫的細胞,壓力非常高。而皮膚的真皮層和表皮層之間是薄弱空隙,當內部壓力高到一定程度,這些血水就會沖破屏障,進入到表皮和真皮之間的間隙,于是表皮被漲了起來,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水泡或血泡了。
張力性水泡的出現不僅增加了傷口感染的幾率,還會影響手術的正常進行,延誤骨折的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出現骨筋膜室綜合癥,嚴重的話會累及腎臟導致截肢。
張力性水泡的治療需針對病因處理,骨折發生后應適當制動,避免骨折端的移動,引起二次損傷,24-48小時內可適當冷療,減少組織出血以及水腫和滲出;抬高患肢可以促進靜脈回流,從而減輕局部的腫脹;就是在固定牢固的基礎上可以適當活動骨折的遠近端,通過肌肉的收縮促進靜脈回流,可以減輕水腫。
建議患者治療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清淡,避免吃發物,多吃富含鈣的食物,戒煙戒酒。
超低溫冷療治療張力性水泡
低溫沖擊療法使用*新的神經性低溫刺激技術(NeuroCryoStimulation,NCS),高壓(50bar)超低溫(-78℃)的CO2通過噴槍噴射出,直接作用于治療部位,形成干冰微晶,干冰迅速升華帶走大量的熱,高壓與空氣形成對流,加速降溫,可引起系統性的血管舒縮和血管壁透過性的改變,產生熱沖擊效應。無副作用,即時起效,是一種直接針對病源,直接作用于病灶,立即緩痛、快速消腫的治療手段。
低溫沖擊療鎮痛儀采用的是國際認可的神經性超低溫刺激技術(NeuroCryoStimulation, NCS),液體CO?通過治療槍噴射出,由于壓力迅速下降而產生急劇的降溫,皮膚溫度(約32℃)在極短時間內(約30秒)驟降至4℃以下,結合氣體的壓力和振動,會產生增強的神經反射效果。疼痛和溫度經由皮膚感知后通過脊髓丘腦側束傳導至丘腦和大腦皮層,而壓力和觸感則是通過腹側脊髓丘腦束傳遞,激發的中樞神經反射,激發表面的血管收縮,之后會激發深度的血管舒張,這種血管舒張可以移除炎癥介質,例如血清素(血管收縮素),以及前列腺素、組胺、細胞分裂素。這樣可以快速降低導致水腫以及血腫的炎癥介質數量。炎癥導致的血管滲透失調選擇透過性失效可以在幾分鐘內迅速恢復正常,從而使炎癥介質被吸收并通過靜脈系統移除。通過激勵淋巴管加速淋巴導流,有助于快速的消腫,*終達到鎮痛、消腫、抗炎、肌松的治療效果。
產品特點:
● -60℃以下的冷凍療法。
● 超低溫作用使皮膚快速降溫,30秒內使皮溫從32℃降到4℃以下。
● 誘發機體產生“熱沖擊”(ThermalShock)效應,產生一系列的生物反應(滲透加強,炎癥介質移除,鎮痛等)。
● 達到馬上消腫、立即緩痛、解除痙攣、準確修復、抑制惡化的作用。
● 是一項獨立的治療手段。
● 是一種替代性的新興治療方法。
應用于
疼痛科、骨科、外科(創傷)、運動醫學科、康復科、內科(風濕病)、急診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整形美容科、皮膚科等臨床科室。
疼痛作為第五大生命體征,與血壓、提問、呼吸、脈搏一起,是生命體征的重要標志。術后疼痛即手術后出現的疼痛,屬于急性疼痛的一種,主要是手術本身造成的急性創傷和(或)內臟器官損傷及刺激和引流的刺激引起的,一般高峰期是術后24 - 48小時。
常見的術后疼痛為切口創傷處疼痛,這類疼痛由皮膚感覺引起,疼痛比較表淺。患者在靜息狀態下,表現為鈍痛;患者深呼吸、咳嗽或翻身時由于切口受到牽引,可產生強烈疼痛,多為銳痛。如有皮下血腫、切口炎癥、局部缺血存在,疼痛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