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TP483000D組合式開關電源柜48V2000A 交流柜 直流柜 整流柜華為TP483000D概述:TP483000D 是華為公司推出的業(yè)界款全數字化大電源系統(tǒng)。
該系統(tǒng)采用1U 100A模塊,整流柜單柜容量可達3000A,系統(tǒng)大容量可擴展至24000A,具有高可靠性、率、高容量、高功率密度、低噪環(huán)保、方便維護等特點。
特點:? 高安規(guī)設計:電源系統(tǒng)滿足CE標準,整流模塊滿足UL、CE、TUV標準? 高可靠性:整流模塊MTBF大于54萬小時,系統(tǒng)MTBF大于50萬小時? 整流模塊效率達到96%以上,節(jié)能顯著? 超大容量,并柜系統(tǒng)容量大可達24000A? 功率密度,模塊功率密度可達25.4W/inch3,整流柜功率密度高達500kW/m2,遠超業(yè)界平均水平? 電壓輸入范圍寬至260VAC~530VAC? 關鍵負載電流檢測? 智能電池管理,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全CAN通信,明顯提高系統(tǒng)響應速度? 全數字化管理,支持遠程監(jiān)控不升級,易于匹配客戶未來管理模式應用場景:市話網大中型交換局,長途局,傳輸干線,GSM秱動交換局/秱動匯接局,CDMA 秱動交換局/秱動匯接局等等系統(tǒng)構成:? 監(jiān)控單元(SMU05A)? 100A整流模塊(R48100G1)? 交流配電柜( TPA38401B-N20A1、TPA38631B-N20A1)? 整流柜( TPR48202B-N20C1/C2 、TPR48302B- N20C1/C2 )? 直流配電柜(TPD48302B-N20A1)基本指標:工作溫度 -10℃~+45℃存儲溫度 -40℃~+70℃工作濕度 5%~95%品牌 華為型號 華為TP483000D功能 AC/DC調制方式 其他輸出路數 多路輸出晶閘管連接方式 加工定制 否輸入電壓 48V輸出電壓精度 99%電壓調整率 負載調整率 輸出電流 1600A工作溫度范圍 28℃產品認證 ISO9001重量 160kg產地 廣東 TP483000D是華為研發(fā)的第四代高可靠性、高性能的室內通信電源系統(tǒng),主要為中心機房設備提供–48V 直流電源。
TP483000D 由交流柜、直流柜和整流柜組成。
整流柜單柜容量可達3000A,通過選配多個交流柜、整流柜和直流柜,系統(tǒng)可以擴容到24000A,從而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
華為TP483000D組合式高頻開關電源,48V3000A高頻開關通信電源 型號 機柜類型 備注 TPA38401B-N20B1 400A 交流柜 支持柔性配電 TPA38631B-N20B1 630A 交流柜 TPR48202B-N20C3 2000A 整流柜 - TPR48302B-N20C3 3000A 整流柜 TPD48202B-N20B1 2000A 直流柜 TPD48302B-N20B1 3000A 直流柜 2.1 產品特點 l 場景靈活 ? 支持防靜電地板安裝、水泥地面安裝 ?支持3000A、6000A、12000A 平滑演進 ? 支持與現(xiàn)網老舊電源平滑擴容 ? 支持線纜利舊的搬遷改造 l 交流輸入電壓范圍寬 交流輸入電壓工作范圍:260V AC~530V AC(線電壓,304V AC 以下降額輸出)。
l 完善的蓄電池管理 可對鉛酸、富液等蓄電池進行有效管理,延長蓄電池壽命。
l 高密度 ? 整流模塊密度高達25.4W/inch3 ? 單柜容量可達180kW,支持并機到1440kW l 高效率 整流模塊效率高達96%,功率因數值達0.99。
l 自主均流 整流模塊采用先進的數字化均流技術,無需監(jiān)控模塊調控,整流模塊間可以自動均流,均流不平衡度小于±5%。
l 智能休眠 系統(tǒng)電源可根據負載功率大小等條件,自動休眠整流模塊,節(jié)能減排、提高可靠性。
l 實時監(jiān)控 監(jiān)控單元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運行參數,分析運行狀態(tài),并及時對故障上報告警。
l 靈活接入網管 可通過SNMP、HTTPS、電總等多種協(xié)議,與動環(huán)網管、NetEco網管或其他各種網管通信,組網靈活。
可實現(xiàn)遠程管理,能夠檢測和控制電源系統(tǒng)的運行狀態(tài),及時處理故障告警,無需人員值守。
l 易操作 本地LCD顯示,并提供5 個按鍵操作,支持快速查看系統(tǒng)信息。
l 故障隔離 整流模塊具有故障隔離特性,單模塊故障自動退出母線,不會影響其他模塊工作。
l 易維護 整流模塊支持熱插拔,簡化安裝操作,減少維護的時間,節(jié)省OPEX。
l 高防護 ? 內置直流防雷保護單元,防雷規(guī)格為差模10kA/共模20kA,8/20μs ? 內置交流防雷保護單元,防雷規(guī)格為20kA 標稱雷擊放電電流,40kA 雷擊放電電流,8/20μs ? 整流模塊內置5kA 防護能力、6kV 防護能力 ? 信號端口滿足對地差模0.5kV/共模1kV 要求 l 高可靠性 ? 產品設計壽命10 年,MTBF 50 萬小時,整機年失效率≤1% ? 整流模塊支持三相無N 線工作 ? 可使能缺相工作2023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環(huán)境2023年,全球經濟局勢有望發(fā)生三方面的主要變化:第一,隨著主要國家對疫情防控的措施開始弱化,疫情對于全球經濟增長和供應鏈穩(wěn)定的沖擊正在逐漸消退。
第二,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已經觸頂,仍將在高位盤整較長時間,本輪美聯(lián)儲加息周期可能在23年上半年結束。
第三,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在較高位置盤整,一方面是俄烏沖突的持續(xù)將對其形成支撐,而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速在2023年下降的前景則會壓制商品價格的上漲。
我們認為全球經濟已經開始進入新一輪的滯脹,明年部分經濟體(例如歐元區(qū))可能陷入衰退。
未來兩三年內,地緣政治沖突可能是全球面臨的重要威脅。
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2023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環(huán)境可能出現(xiàn)一些變化。
一是外需將會明顯減弱。
隨著明年主要發(fā)達經濟體增速的回落,以及歐盟部分經濟體可能步入衰退,外需將較2022年有明顯減弱,這會導致中國出口增速恢復常態(tài)。
而自疫情爆發(fā)之后的近三年時間以來,出口的強勁增長一直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重要的引擎之一。
二是資本外流可能顯著放緩。
美聯(lián)儲在2022年陡峭地加息縮表,導致中國出現(xiàn)了明顯的短期資本外流;而2023年,隨著美聯(lián)儲加息步伐的放緩至結束,美元指數也將逐步回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貶值預期逐漸減弱,甚至可能在下半年出現(xiàn)一波反彈,中國的短期資本外流也可能明顯放緩。
三是中美關系有望邊際回暖。
在*近召開的G20印尼峰會之后,中美關系短期內有望邊際回暖,民間交流則有望更快恢復。
從中期來看,中國經濟仍面臨三個方面的外部挑戰(zhàn)。
第一,2016年以來全球化開始退潮,降低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優(yōu)化配置的能力,這也是導致本輪全球通脹飆升的根本原因。
全球化退潮將會削弱外循環(huán)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
第二,隨著近年來全球產業(yè)鏈及其他各領域的區(qū)域化、集團化現(xiàn)象不斷加強,我們認為未來幾年間東盟地區(qū)會成為大國經濟外交博弈的焦點,東盟的戰(zhàn)略地位也將受到中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的高度關注。
第三,美國本屆中期選舉后共和黨拿下了眾議院,這意味著民主黨能夠在國內推動重大議題的概率在下降;而一旦國內議題的推進受到阻礙,民主黨政府可能更加重視外部政策。
未來兩年內中美關系也可能面臨一些新變數或新挑戰(zhàn)。
二、中國經濟增長的現(xiàn)狀及2023年展望當前,中國經濟仍然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尤其近期高頻宏觀數據的表現(xiàn)令人憂慮。
11月經濟數據受到全國疫情的擴散而減速,2022年四季度的經濟增速可能低于市場預期。
其一,11月制造業(yè)與非制造業(yè)PMI均連續(xù)兩個月處于50的榮枯線下,顯示經濟景氣環(huán)比持續(xù)呈現(xiàn)收縮的態(tài)勢。
其二,11月金融數據也不容樂觀,M1增速回落而M2增速有所回升,反映貨幣活性化程度降低;而社融與信貸余額增速雙雙回落,表明社會整體融資意愿依舊低迷。
其三,通脹水平表現(xiàn)低迷,11月CPI同比回落至1.6%,PPI同比則已連續(xù)兩個月處于負區(qū)間,印證了經濟總需求弱勢的現(xiàn)狀。
其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在10月由正轉負的基礎上,11月跌幅擴大,這是疫情爆發(fā)之后消費增速第三次跌至負區(qū)間;制造業(yè)與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雙雙下滑,僅基建投資增速小幅抬升;出口與進口增速也在10月雙雙跌至負增長后,11月繼續(xù)大幅下降;總體看,三大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惡化。
考慮到12月防疫政策轉向之后,疫情將繼續(xù)在全國呈現(xiàn)擴散狀態(tài),未來一個季度中國經濟的表現(xiàn)可能仍然偏弱。
展望2023年,中國經濟有望從底部逐漸復蘇,但復蘇的過程仍面臨一系列挑戰(zhàn),有待于政策應對。
其一,居民消費將逐漸改善。
當前消費增速放緩與疫情的反復和持續(xù)關系密切,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一方面導致居民收入增速明顯放緩,另一方面促使消費者信心的大幅下滑,兩者都壓制了居民消費意愿,造成居民部門集體推遲耐用品消費。
前期防疫政策對線下消費場景的限制,也是影響居民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
隨著防疫政策的轉向,消費環(huán)境受到的政策限制將逐步改善;而經濟活動的恢復也將逐步推動居民收入的回升與消費信心的回暖,預計居民消費在2023年將呈現(xiàn)逐漸恢復的態(tài)勢。
其二,制造業(yè)投資緩慢爬升。
當前大宗商品價格仍處于高位,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而PPI同比增速則已由正轉負,工業(yè)品出廠價格趨于下降;這意味著上中游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空間將受到擠壓。
支撐制造業(yè)下游*主要的外部需求也將在2023年趨于弱勢,出口增速的下行將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制造業(yè)投資的增長。
預計2023年制造業(yè)投資將會緩慢爬升,呈現(xiàn)前低后高格局。
其三,房地產投資難以顯著反彈。
2022年11月以來,中央和地方紛紛出臺了地產保交樓紓困政策,監(jiān)管陸續(xù)出臺了包括信貸支持、債券融資、股權融資在內的地產“三支箭”政策組合以支持地產民企融資。
由于開發(fā)商和購房者預期已經發(fā)生趨勢性改變,本輪政策放松可能很難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從房企拿地、新開工等數據推測,2023年房地產開發(fā)投資仍將錄得負增長。
緩慢,但本輪政策放松將推動房地產行業(yè)從當前的困境中逐步邊際改善;而若無政策放松,房地產領域的系統(tǒng)性風險可能爆發(fā)。
其四,金融風險仍在醞釀。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持續(xù)低于潛在增速,各類金融風險仍在繼續(xù)醞釀,2023年仍需警惕金融風險的顯性化。
例如,房地產行業(yè)持續(xù)低迷及房企信用違約事件頻發(fā),可能蔓延至金融領域的風險;又如,近年來地方政府在收入受疫情影響而銳減的財政支出居高不下,導致財政收支失衡、政府債務壓力增大的風險;還有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之下信用債的違約風險,以及由此帶來的中小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等等。
其五,經濟增長效率下降。
從更長期的視角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效率的下降可能更令人擔憂,這包括全要素生產率的下滑、勞動生產率的下滑、增量資本產出比的下滑等。
而導致增長效率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各類民營企業(yè)目前舉步維艱。
當前,中央已明確提出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和營商環(huán)境;而如何從政策上切實推動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è)發(fā)展壯大,是提升我國中長期經濟增長效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我們認為,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會呈現(xiàn)前低后高、逐漸爬升態(tài)勢。
在2023年上半年,受到疫情防控政策優(yōu)化面臨一段時間的過渡期,以及宏觀放松政策需要一段時間方能生效的影響,經濟復蘇將較為緩慢。
而到2023年下半年,中國經濟的上升態(tài)勢將會變得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