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廣東 東莞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1-28 12:56 |
最后更新: | 2023-11-28 12:56 |
瀏覽次數: | 85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非凡大師、遙遙領先大家都知道是哪個企業,這個企業沒有上市,市值萬億,人家股權激勵做得是非常成功的案例,把公司的股權都分給員工,員工每年都拿分紅,分紅比工資還高,這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概念,員工對企業有很好的歸屬感,那企業做運營平臺過程中能不能把這種概念運用到電商平臺運營中呢,增強平臺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刺激消費?
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基于社交電商平臺打造的綠色積分增值模式,積分對標平臺股權,企業通過共享股權的方式拉動內需,刺激消費,讓消費者共享互聯網平臺未來發展帶來的紅利。
如何定義綠色積分、通證積分?
關于綠色消費積分可以參考發改委等七部委文件《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最新的關于綠色消費積分的定義可以參考國促會通證經濟工作委員會關于全國綠色消費積分制度與行業自律相關標準公告如下:
一、關于定義:綠色消費積分是消費者在開展綠色消費之后,企業給予消費者貢獻值的記錄憑證。綠色消費積分可以兌換商品或者服務;可以兌換企業的分紅權;可以兌換企業的股權。
二、關于發行主體:綠色消費積分發行的主體是依法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組織機構,而不是自發形成的社區、社群以及其他虛擬數字團體。
三、關于產生來源:綠色消費積分來源于對實體產業的貢獻行為,如消費行為產生,對產業發展的數據貢獻行為產生等,絕非直接貨幣買賣行為產生。
四、關于發行目的:發行綠色消費積分的目的是通過積分激勵,拉動內需,促進消費,構建一種新型生產關系,改變財富分配方式,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五、關于其他事項:綠色消費積分的發行應遵循財務制度,錨定企業的資產、利潤,做到不超發、不虛發,規避支付擠兌風險,對消費者未來再消費的權利進行承諾的,并按照承諾履行自己的義務。消費積分是一種價值憑證,不具有金融屬性,也不能在二級市場直接交易。
如何實現消費增值?
綠色消費=循環消費,新消費,新時代,綠色消費是價值消費,可以把花出去的錢賺回來
假設某某紅酒品牌電商平臺,紅酒單品售價100元,有自己的小程序、公眾號商城、APP商城,該企業規劃平臺5年完成100億的銷售額,同步發行一億的股權積分(通證),對標公司50%的原始股權,公司上市后可與公司股票進行等值兌換,股權積分啟始價值1元,平臺采用的股權分紅模式,平臺有分紅池,商城每賣出去一件商品就會拿30元利潤出來作為分紅基金,進入分紅池作為分紅使用,分紅制度如下
第一個消費者A消費了100元,獲得同等價值紅酒一瓶,A為平臺分紅池貢獻30元分紅基金,由于消費對平臺產生了貢獻,觸發平臺股權分配機制,A獲得價值21元(30元*70%,平臺設定贈送固定價值的股權積分)的股權積分,此時股權積分為發行價,價值1元,也就是A獲得21個積分,當第一筆訂單完成是股權積分價值30元/21個=1.4286元/個;
第二個消費者B消費100元時,同樣獲得商品,B為平臺分紅池貢獻30元分紅基金,觸發平臺股權分配機制,B獲得價值21元(30元*70%,平臺設定贈送固定價值的股權積分)的股權積分,此時積分價值1.4286元,B獲得21元/1.4286=14.7個股權積分,此時分紅池總分紅基金60元,二級市場流通股權積分35.7個,股權積分價值為60元/35.7=1.6807元/個;
第三個消費者C消費100元,獲得商品,C為平臺分紅池貢獻30元分紅基金,觸發平臺股權分配機制,C獲得價值21元(30元*70%,平臺設定贈送固定價值的股權積分)的股權積分,當前股權積分價值1.6807元/個,C獲得股權積分21元/1.6807=12.495個,分紅池總分紅基金90元,二級市場流通股權積分48.195個,股權積分價值為90元/48.195=1.8674元/個;
第四個消費者D消費100元...........股權積分價值2.0188元/個
....
以此類推,當第100個消費者在平臺消費是,股權積分的價值為5.1731元/個,股權積分價值相較于第一個消費者A消費時漲幅為5.1731倍
所有消費者A、B、C、D......獲得的股權積分可以隨時提現出局,或者兌換商品,也可以選擇繼續持有增值,如果說消費者A在第100筆完成后把股權賣出,盈利21*5.1731=108.6351元
,股權積分特性如下:
1、股權積分價值完全由市場決定,股權積分價值只漲不跌;
2、股權積分發行數量恒定,股權積分釋放到二級市場的數量完成由市場消費決定,只有消費才會分配股權積分,保證積分價值;
3、二級市場流通股權積分數量越來越少,所有消費者提現、兌換商品的股權積分由平臺回收后全部銷毀;
4、模式健康無泡沫,平臺拿銷售額30%的利潤托底,利潤在可控范圍內還能保證平臺盈利;
5、出局機制,消費者通過消費會獲得相應的分紅額度,當消費者所持有的股權積分價值達到分紅額度,將會被強制賣出,除非繼續消費獲得分紅額度。
股權為何會增值?
除上述所描述消費者消費會造成股權增值外,消費者賣出股權積分,兌換商品均會促使股權增值上漲
1、消費者賣出股權積分,平臺會收取10%手續費,手續費會回流到分紅池,造成股權積分增值;
2、消費者使用股權積分兌換商品,分紅池總分紅基金不變,流通股權積分減少,股權積分也會增值;
股權積分(通證)價值:
1、通過分紅池可隨時變現,價值有保障;
2、兌換商品;
3、持有增值,平臺拿出9%的銷售額做增量資金,股權積分具備長期的增值空間;
4、對接數字產權交易所,做價值流通;
5、對標公司50%,作為權益證明,消費者股權持有量超過總發行量2%可行使股東權益和參與股東分紅;
適用應用場景
1)實體行業清庫存:發行綠色積分,積分單邊上揚增值,拉動消費清庫存
2)老會員平臺歷史泡沫問題轉化
老會員應付資產轉化成消費幣,讓用戶在平臺消費產品,提貨交付,完成交割處理歷史問題,交割贈送綠色積分,老會員的積分分批釋放,推廣新用戶拉動消費,獲得正向增長盈利池,積分單邊上揚,當積分增長的價格*老用戶持有流通積分量=老用戶應付資產價值時,讓老用戶持有的積分能回本或者賺一部分退出,那么老用戶的問題就逐步解決了,當平臺把消費增值的經濟模型公布出去,所有用戶都知道依托這個經濟模型平臺的積分是單邊上揚的,隨時有資金可以托底回購積分,他們就更加不舍得把積分賣掉,還會繼續消費獲得更多的積分,平臺逐步可以消泡沫走上正軌。
3)怕走分銷涉傳,改消費增值用戶返利模式:
很多平臺之前用的是團隊分銷模式拉動會員裂變,做久了團隊長就會麻木,慢慢就不推了,另一個因素是,如果分銷模式做的太合規又不好推,做的激進了可能又涉傳,那么改成消費增值用戶返利的經濟模型zui好消費增值側重用戶本身的消費獲利,不需要太強的分銷邏輯,都可以吸引用戶下單和分享,就算只設置二級分銷和區域代/理,都能促進團隊裂變,平臺模式更加合規合法。
4)平臺運營新手啟動平臺:
對平臺運營新手來說,或者對傳統企業老板轉型互聯網平臺推廣運營的人來說,選擇什么平臺機制很頭疼,選擇勁爆的分銷模式模式容易涉傳,選擇合規的普通分銷模式又推不動,選擇靜態的返利模式容易涉及非吸,選擇純動態的返利模式又不好推廣,那么,這個消費增值模式既合規又簡單粗暴,用戶消費享受平臺長期發展紅利,消費送綠色積分,積分每天單邊上揚增值,zui后資本市場二級市場變現,幾乎所有用戶都能免費消費還賺錢,還不需要特別復雜的團隊分銷模式就可以推廣分享,不用擔心涉傳,是比較理想的起步模式。
5)適合融合股權模式,消費投資,股權增值等概念。
公司推出股權上市規劃后,平臺總發行1億股股份,1億發完即止,股份對標的是商城平臺的所有權
1、股權達到一定數量可成為公司合伙人、創業股東;
2、股權最多前幾位股東公司獎勵手機、平板、豪車、豪宅;
3、股權公司上市后直接對標公司原始股;
4、股份可以接入通證、DAPP等概念
綠色積分、通證積分發展方向?
對系統、模式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給小編“dianzan”“關注”“留言”?。?!
知識拓展
以下內容均為網絡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感謝?。?!
縣域農村電商十/大困境
縣域農村電商十/大困境
1、賣不掉:年年農產品大豐收,年年有產品賣不出去爛在地里,這幾乎成了一個永遠解不開的死結。
2、運不出:運費高、時間長、農村沒網點,這就是縣域電商物流現狀。
3、供不上:全國絕大多數縣,都存在一個共通的問題,叫做“要啥有啥,要啥沒啥”。要是問你縣里有哪些特產,你一定可以掰著手指頭數出N多種來,一旦拿到網上全國開賣,真正銷量起來了就會發現,哪一種產品都供應不上,大部分產品的產量只夠在稍微大一級的市區賣賣,根本無法滿足全國的需求。
4、低質價:國產農產品,絕大多數是農戶種植出來的,而農戶生產,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什么標準,從種子,到肥料,到種養殖過程,農戶都是憑借自己的經驗隨心而行。
5、缺人才:農村有8億農民,高達2億青壯年進城務工。且農村待遇、基礎設施不如城市,很難招到人才,尤其是既懂線上、又懂線下的新零售運營人才更是奇缺。
6、缺服務:縣域地區電商和零售薄弱,就弱在沒有建成生態圈,原因就是缺乏服務商。
7、缺規劃:很多縣全力以赴幫平臺賣貨,甚至下硬性指標,一舉把自己縣變成了“電商發達縣”,這種做法沒有結合自身實際,更是確實縣域新零售解決方案和長期規劃。
8、缺包裝:農產品包裝營銷不足,導致很難通過口碑、營銷推廣出去。
9、缺渠道:銷售渠道傳統單一,無法做到全渠道零售。
10、缺技術:縣域新零售的落地,需要線上電商結合線下實體,需要強大的IT軟件系統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