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直轄市 上海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1-24 14:04 |
最后更新: | 2023-11-24 14:04 |
瀏覽次數: | 214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2024第9屆亞太儲能技術及應用展
時間:2024年8月8-10日
地點: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區
同期舉辦:
2024世界電池儲能產業博覽會暨第9屆亞太電池展
第二屆世界氫能產業博覽會
第16屆廣州國際太陽能光伏展
儲能+電池+B區光伏 總規模:250,000㎡ |8000+zhanwei|4000+企業|300,000+觀眾|15000+外商受眾
內容:化學儲能|物理儲能|大儲能系統|工商業儲能|家儲戶儲|戶外便攜儲|能源互聯網
主辦單位:廣東省電池行業協會
廣東鴻威國際會展集團
當前,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實現能源清潔化和交通電動化,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保障,儲能產業的發展與成熟對于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電力系統具有重要意義,新型儲能作為協調“源網荷儲”互動、平衡電力動態供需的核心環節,已成為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支撐。伴隨著中央及各級政府密集出臺的多項有關新型儲能發展的細化政策,推動了新型儲能高效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
隨著美國IRA法案通過、歐洲電力期貨價格居高不下、我國強制配儲“拖底”,以“可再生能源+儲能”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也正在加速發展。預計2025年全球“風電+光伏”發電量占比將超20%,我國“風電+光伏”發電量占比接近18%,對應的全球和國內新型儲能年度新增需求將分別超過90GW和35GW;到2030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量占比將接近30%,對應的新型儲能年度新增需求將有望突破60GW;而到2050年將達到200GW以上,市場規模將超2萬億元。將為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帶來創新機遇。
【WBE2023規模回顧】
展覽規模:100000平米; 參展企業:1205家(其中電池儲能展商476家)
zhanwei數量:3957個; 觀眾:13.75萬人次。
【儲能+電池+光伏同場構建清潔能源產業鏈生態圈】
WBE2024規劃guangjiaohui展館A區一樓、二樓13大展館,165,000平方展覽面積,展商超2000家,電池、儲能參展企業將超600家,加上B區光伏展,將形成超過250,000平米的超大會展平臺,參展企業將達4000余家,參觀觀眾將超300000人次,將構建“儲能、電池、氫能、光伏、材料、設備、配套裝備“等全產業鏈生態閉環,為全球儲能、電池產業鏈制造商及應用端買家群搭建佳展示、交流與貿易平臺。
歷屆參展品牌企業包括:南方電網、華為數字能源、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天能、力神、孚能、欣旺達、鵬輝、多氟多、比克、冠宇、中科海鈉、超鈉、南都、海四達、格力、科信、匯億、雙登、海寶、振華、天科、德晉、德蘭明海、移族創新、陽光電源、隆基、盛弘、阿特斯、天合、中興、興儲世紀、漢能、晶科、英利、拓日新能、潞安、正泰、中天、國鴻氫能、氫藍時代、億華通、云韜等電池、儲能產業鏈品牌企業參展,歷屆共接待來自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瑞典、德國、荷蘭、波蘭、菲律賓、土耳其、墨西哥、巴西、印尼、牙買加、羅馬尼亞、西班牙、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孟加拉等8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優質海外采購商超50000余人次。
【國內外觀眾現場采購 供需資源無縫對接】
為促成高效的貿易交流與合作,有效實現供需對接,組織方將邀請來自儲能、動力、電力、能源、通信、大數據、基建等等領域的觀眾,其中應用端的觀眾來源于以下領域:
1)電力系統、電網改造,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可再生能源開發商和制造商;
2)輸配電和電網系統運營商、儲能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和項目承包商;
3)通信工程、大數據系統商、金融機構等儲能應用端;
4)政府、城市規劃、電力設計、經濟開發區、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和咨詢服務、媒體等;
5)能源貿易商、儲能設備/系統進出口商、國外應用端采購商;
6)工程施工、建設與運營商。
【同期活動】
1、第四屆中國儲能產業生態大會(1.2館論壇區)
2、第五屆中國電池產業(廣州)高峰論壇(5.1館論壇區)
3、第二屆世界電池、儲能產業國際交易論壇(5.2館論壇區)
4、企業新品發布會(1.1館論壇區)
5、第二屆世界氫能產業大會(6.1館論壇區)
6、2024世界電池之夜(香格里拉大酒店)
7、第16屆廣州國際太陽能光伏展(PV.Guangzhou2024,guangjiaohui展館B區)
以上各大主題論壇,組委會特向企業征集項目演講分享,歡迎報名參會、演講與贊助。各論壇詳情請咨詢主辦方
【展覽范圍】
1)物理儲能技術: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抽水蓄能等技術及材料;
2)化學儲能技術:各種鋰電池、鈉電池、液流電池、超級電容器、鉛酸蓄電池、鋰聚合物電池、智能電池、鈉硫電池、鎳氫電池、氫儲能及燃料電池以及其他各類電池儲能技術及材料;
3)儲能設備及組件:儲能集裝箱、戶用儲能、集成式工商業儲能柜、移動儲能車、便攜式儲能以及IGBT、功率模組、儲能逆變器、儲能電池、BMS、EMS、儲能安全消防設備、配電設備、集散控制系統、遠程測控設備、換熱器設備、工業控制器等;
4)儲能系統及EPC工程:包括微電網、用戶側儲能、戶用儲能系統、軍用儲能系統、電網側規模化儲能系統、并網逆變器、調峰電站、調頻電站、火電儲能聯合調頻系統、通訊基站儲能、數據中心電源、UPS電源、移動電源等儲能電源。
5)能源管理軟件開發:能源網絡運營商、能源網絡開發商、能源數字服務商、信息能源系統集成商、信息能源融合應用開發商、儲能信息網絡軟件開發以及物聯網技術等。
6)動力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7)光儲充及配套設備:光伏系統及組件設備、風電系統及組件及配套設備;電動汽車儲充換電站、車電互聯、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