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單位員工費用能不能報銷?自己單位的員工報銷很常見,只要是正常業務正規發票就可以。
但如果是非本單位員工的費用能報銷嗎?近日,在12366納稅服務平臺上有人提問:非本公司員工甲,拿發票到本公司報銷,但該業務的確是真實的,是為本公司生產經營相關的支出,請問甲可以報銷該費用嗎?如果可以報銷,是否需要年度匯算清繳調增企業所得稅?稅局回復:納稅人如果在合同中有明確約定,并且可以取得你公司抬頭的發票則可以按照企業所得稅的規定進行稅前扣除。
根據稅務局的回復來看,非本單位員工發生的費用是可以報銷的,也可進行稅前扣除,會涉及如何報銷的問題:1、如果是基于公司合同實際發生的費用,應當取得相應的業務發票進行報銷。
比如公司聘請事務所人員進行審計,審計合同內容就包括審計人員的工時費、審計人員的差旅費等,那么根據合同,事務所收取的費用對公司來說都是因審計而發生的費用,公司應該取得事務所開具的咨詢服務費發票來列支。
2、如果不是基于合同而發生的費用,應當根據業務性質來進行列支和報銷。
比如一些商務宴請、商務住宿、考察接駁、往來交通等一系列的費用,這些費用是獨立支付,公司單獨承擔的,可以直接這些人員提供的住宿發票、機票等合理列支。
這類費用一般都是計入業務招待費。
非單位員工報銷的費用能抵扣增值稅嗎?上文說了,如果在合同中有明確約定,并且可以取得自己公司抬頭發票的話,可以稅前扣除。
那么能抵扣增值稅嗎?同樣來看12366的回復:01非員工報銷的運輸發票能抵扣進項稅嗎非企業員工報銷的旅客運輸發票可以計算抵扣進項稅嗎稅局回復: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國內旅客運輸服務進項稅抵扣等增值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31號)規定:一、關于國內旅客運輸服務進項稅抵扣(一)《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第六條所稱“國內旅客運輸務”,限于與本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員工,以及本單位作為用工單位接受的勞務派遣員工發生的國內旅客運輸服務。
也就是說,非本單位員工的差旅費(如火車票、飛機票等),標明了旅客的個人信息,也不能計算抵扣增值說。
02非員工報銷“業務招待費”能抵扣進項稅嗎分情況:1、企業一般意義上的“業務招待費”可能包括生產經營需要的宴請、旅游景點參觀、娛樂、以及住宿費用等,這些基本屬于是“交際應酬費”,相關專票的進項稅額不能抵扣;2、企業如果是為某項特定的經營業務發生的,能不能抵扣進項稅要綜合業務的性質判斷:比如,A公司聘請B公司的員工維修一項機器設備,B公司員工產生的住宿費用由A公司負責,該項費用企業列入業務招待費,此時的住宿費非交際應酬性消費而屬于生產性支出,可以抵扣進項稅。
規避!費用報銷5大風險1、需不需要代扣代繳個稅?老板或財務向個人支付款項時,一定要考慮,這筆款需不需要扣繳個稅。
企業報銷的辦公用品、餐費、加油費如果與公司的規模、經營情況不匹配,則很有可能被稽查要求補稅。
2、增值稅能否抵扣?拿到費用的報銷單,財務人員應該考慮增值稅能不能抵扣。
進項稅的抵扣必須滿足2個條件:◆取得合法有效的抵扣憑證◆沒有用于免稅項目、集體福利等不能抵扣進項稅的項目3、企業所得稅能否扣除?《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規定可稅前扣除的合法憑證,不于常用的發票,還有財政票據、完稅憑證、收款憑證、分割單等。
有一些費用按照會計相關管理規定可予以報銷,但所得稅上不能稅前扣除,應該主動做調整。
例如,鐵路電子客票丟失后,企業所得稅存在不能扣除的風險。
4、是否存在會計和稅法的差異?很多人把會計處理和稅法混為一談,典型的一個例子是,稅法上規定500萬元以下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性稅前扣除,很多人在會計處理上就一次性提折舊計入費用,固定資產的凈值也變成了0。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會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
對于會計和稅法的差異,應該通過“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負債”等科目入賬。
5、公款私用、惡意報銷的風險個人消費在公司報銷、或者串通第三方故意抬高價格來惡意報銷、公款私用,對于國企、私企都是危害特別大的一種情形。
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規避這一風險:(1)制定預算,以預算制度來約束費用的報銷。
(2)報銷費用不能僅依據發票,還要有大額采購申請、驗收單、合同、入庫單等原始單據。
(3)應該索取發票清單。
(4)設定專人采購、專人審核、定期采購。
(5)采用公戶支付,可以使用支付寶、等便捷支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