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直轄市 北京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1-22 12:01 |
最后更新: | 2023-11-22 12:01 |
瀏覽次數: | 94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境外對我國證券投資凈流入保持較高規模
2019年隨著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加快,以及MSCI擴容、人民幣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來華股權和債券類證券投資規模維持在較高水平。
2019年,境外對我國證券投資凈流入1474億美元。其中,境外對我國債券投資凈流入1025億美元,再創新高,小幅增長3%,占來華證券投資凈流入的七成。2019年,我國證券投資項下凈流入579億美元,比2017年凈流入規模增長96%。
“風險共擔型”資本流入的債務證券,起到了外債結構“穩定器”的作用。2019年末,債務證券余額5293億美元,其中八成以上為中長期外債,近七成是人民幣債券。這大幅降低了期限及幣種錯配的風險。
外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受中長期外債、本幣外債和債務證券增長推動,外債結構持續穩定。以外國投資者投資中長期人民幣國債為主,且主要投資者為境外央行,其目的是長期配置資產,不以短期盈利為目標,投資具有內在的穩定性。
新政策便利中小企業融資 不會引發外債規模的大幅度上升
近日,人民銀行、外匯局聯合發布通知,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政策調整后,企業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由原來凈資產的2倍提高到2.5倍,這意味著企業向境外融資的空間較之前擴大了25%,預計對企業支持力度可能達到幾百億美元的規模。
“當前境外市場的政策利率水平普遍處于低位,這為我們的企業到境外進行融資提供了更大空間。”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宣昌能3月2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上調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將有助于境內機構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多渠道籌集資金,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宣昌能表示,當前我國外債規模和結構合理,外債總體的風險可控,企業向境外銀行、關聯公司等借款的規模不大,占外債總規模的比例并不高,提高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在便利境內機構跨境融資的不會引發外債規模的大幅度上升。